当将IT迁移到云端时,成本通常是关键因素。在实践中,企业计算将工作负载或业务流程迁移到云端的成本非常复杂。
而且,就像本地硬件一样,云系统的总拥有成本(TCO)不仅仅是“入场价格”。云计算的灵活性和基于消费的定价模型使得企业很难预测项目或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增加容量或性能很容易,但也容易产生额外成本。
然而,在某些领域,随着行业逐渐成熟,成本变得更加可预测。从云存储中取出数据的出口成本通常被认为是云的“隐藏成本”,当然也是首席信息官和服务用户不喜欢的成本。
但是,在实践中,云服务提供商对此类成本持开放态度。企业可以对这类成本进行规划,并设计服务消耗以最小化成本。在使用云方面,企业变得更加成熟,并且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更好地使用云服务。这包括使用“冷”存储进行长期存档,但不用于经常重新访问的数据。或者,通过利用云的独特功能,而不是将现有工作负载批量转移到云端。
毕马威云转型负责人Adrian Bradley表示,企业目前30%到40%的工作负载都在云端运行,但他将他们的旅程描述为“相对混乱”。
他表示:“当人们使用云服务时,很容易会根据吞吐量而不是质量来管理迁移。吞吐量很好且易于衡量,但是当你转移到云端时,你会质疑是否能从中获得价值。”
然而,企业正在寻求通过云实现更大程度的IT转型,这促使他们重新审视总体拥有成本。
TCO、云端和本地成本
云端总拥有成本(TCO)包含与任务或业务流程相关的所有运营成本。
从一方面来看,云计算的基本成本数字相对容易计算。云计算公司列出了存储、计算和其他核心成本的价格。这些都是全部价格。
购买云容量的客户不必考虑劳动力、安全、IT系统管理或电力、冷却和财产成本的成本。这些都是本地系统必须考虑的预算项目,并计入每单位成本。
重要的是,企业还可避免硬件资本支出,并将云使用费用归入到运营或运营预算。这消除了融资成本,并腾出资金用于其他地方投资。
这些都是正面影响,但并非所有成本都可以完全消除。IT部门仍然需要员工来操作和管理云环境。正如毕马威(KPMG)公司的Bradley所指出的,与本地运营相比,云运营通常由技能更高、成本更高的员工运营,并且,云专家不太可能在海外工作。
此外,客户需要工具来管理他们的云资产。还需要安全性以及备份和恢复。其中大部分成本将与本地系统分摊,并且可能随着云系统使用百分比的增加而下降。
但错误的观点是认为云计算将消除所有内部部署成本,尤其是劳动力。事实上,企业在某些领域可能会面临更高的成本,特别是如果他们需要雇佣具有专业云专业知识的人员,并且可以获得溢价。Freeform Dynamics公司的分析师Tony Lock警告说:“对于谁花费了多少时间来执行一项功能,以及应该向谁收费,真的很难得到细粒度的细分。”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迁移成本。应用程序可能需要不同的云使用许可,并且可能需要修改、重写甚至重新设计。这将增加劳动力成本,无论是直接还是通过系统集成商、咨询公司,或者云计算或软件公司自己的专业服务。
最后,“隐藏的”云成本并没有完全消失。例如,数据出口之类的成本,其中企业支付检索、遣返甚至简单地将数据复制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的成本,虽然目前比以前要广为人知,但它们仍然是考虑因素。
数据复制成本也是如此,特别是如果企业需要保留多个数据副本或在不同的可用区运行计算,相同服务的成本可能会有所不同。
云服务还可以提供可变定价,预定容量(而不是按需使用)折扣和非高峰使用折扣。
云服务提供商通常还会向同意预先接受固定数量服务的客户提供最优惠的价格。这可能比“现货”费用便宜很多,但它使TCO更难计算,并且会导致过度配置云服务。
毕马威公司的Bradley称:“数据传入和导出成本很重要,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它们很容易理解。但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企业使用云服务消耗比他们预期的要多得多。”
规划云成本
成本不再是迁移到云端的主要驱动力,如果说曾经是的话。
Freeform Dynamics公司的Lock说:“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它通常不是做任何事情的主要原因。”而且,他说,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10到15年。
但是,如果企业正在从云端寻找价值,他们需要了解其生命周期成本。
过度配置或过度消耗可能是迁移到云端的最大财务风险,因为它具有扩展能力。
软件供应商HashiCorp的研究发现,企业20%到40%的云支出用于“过度配置、未使用和孤立的基础设施”,这仅仅是因为将工作负载和数据迁移到云端非常容易。
更清楚地了解云技术的总成本,以及将其与本地系统(以及所有不可避免的开销)进行比较的方式,对于避免浪费和充分利用云至关重要。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翻译
相关推荐
-
Micron推出其首款PCIe 5.0 SSD
Micron公司推出其首款PCIe 5.0 SSD,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存储性能—用于人工智能等用例,同时提高了能 […]
-
本地存储、基础设施不断发展以支持AI
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到来,基础设施提供商也开始采取行动,他们正在更新其系统来支持生成式AI工作负载。 在Tech […]
-
Pure Storage增加AI和自动化,扩展SLA
Pure Storage开始专注于两个流行的IT主题,该公司在其存储产品中增加了自动化和AI,同时他们也在添加 […]
-
如何管理开放通道SSD和自我管理SSD
开放通道SSD将部分SSD管理任务从SSD转交到服务器。转移磨损管理、垃圾回收和调度等管理任务可以使该系统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