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lex应对IT领域的伟大转型

日期: 2014-02-19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云计算和大数据无论是在概念还是具体的产品上都已经沸沸扬扬热闹了好几年。每年我们都会听到有人说“今年是云技术年”,或者“今年是大数据元年”。尽管如此,我们却并未看到真正革命性的大规模快速普及。世界上没有什么已开启就能创建新市场的魔力开关。新模式总是逐渐被大家接受——人们喜欢循序渐进。


我们现在在IT领域看到的情况正是如此。例如,在云计算方面,竞争尚未结束,云计算还没有获得胜利。但毕竟企业数据中心在采用云计算技术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足以让人宣称转型趋势明显,而不太可能会发生逆转。Cisco称(《Cisco全球云索引:预测和方法论》2012–2017),2014年传统数据中心工作负载向云工作负载的迁移将跨过50%的门槛,而工作负载的总IP流量两年前就已经跨过这一门槛了。

企业战略集团(ESG)称,全球2000强企业中有72%已经开始借助大数据分析进行决策了(ESG,《大数据对分析的影响》)。这似乎已经证明了大数据和商业智能的价值,表明企业可以从中获益。此外,IDG在其2014《IDG大数据研究》报告中称,仍然有60%的大企业(员工超过1000人)认为大数据举措具有高优先级或至关重要,而46%的SMB(中小型企业,员工不到1000人)认为大数据举措具有高优先级或至关重要。他们还报告说,企业获取的数据在未来1年半中将增长76%。


IDG的调查还显示,客户在大数据上的投资大部分都花在了基础架构上,用于提高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能力。


最近,Gartner(Gartner,《使用网络级IT通过云增强企业IT竞争力》,2013年5月13日)声称,“2017年前,全球2000强电子商务应用中将有25%以网络级IT方式支持。”Gartner把网络级IT定义为“一种面向系统的架构模式,能够在敏捷、精简、连续的原则下快速、可扩展地发展和交付网络级IT服务。网络级IT是一种全球规模的计算模式,为企业IT提供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的能力,通过多维度重新思考定位来设计。”简单地说,这意味着面临降低成本和快速提供服务压力的CIO们,正在寻找目前能够有效做到这一点的世界级数据中心作为自己的榜样,而他们看到Amazon、Facebook和Google已经一马当先冲在前面了。这些公司在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时都没有考虑现有的模式,而是决定去创造新模式。

许多企业已经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里运行云工作负载,并借助分析大数据支持商业决策了。而且,他们已经开始把自己的数据中心转型成与那些成功运作的云服务提供商相似的模式。推动这些企业客户转型的是业务敏捷性需求。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他们追求的是:

一种自助式架构,它能够快速预配置好服务,支持工作负载便携性和多租户使用,并且管理简单。

高性能网络,能够灵活扩展,可以很好地平衡好带宽、吞吐速度、IOPS(每秒I/O操作数)和延时,满足各种企业应用五花八门的性能需求。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支持新型的数据仓库和应用,以便从企业可以获得的各种新数据中取得最高价值。

为了帮助企业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应对向网络级IT运行过渡带来的挑战,Emulex日前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以太网技术——XE100 I/O控制器、OCe14000系列以太网适配器和聚合网络适配器(CNA)。XE100控制器具有以下特点:

同时支持10Gb和40Gb以太网(10GbE和40GbE)网络连接,支持存储协议卸载,可以在高吞吐速度和高IOPS之间实现良好平衡。可以为Hadoop集群和NoSQL数据库提供快速、高效的存储连接。

支持虚拟网络架构和软件定义网络,同时配备了Emulex Virtual Network Exceleration™ (VNeX) 卸载技术和并行无状态TCP卸载功能。Emulex VNeX支持多种新行业标准,如Microsoft Hyper-V使用的采用通用路由封装(NVGRE)技术的Network Virtualization和VMware在NSX中使用的Virtual Extensible LAN(VXLAN)。

由于即将能够支持Windows Server SMB Direct和Linux NFS协议,聚合以太网RDMA(RoCE)可以提高I/O操作速度,从而实现应用和存储加速。除了为固态硬盘存取、数据库集群、集群文件系统和Hyper-V实时迁移等应用提供微秒级延时性能,XE100系列产品还使最终用户能够充分体验到将多种网络服务合并到单一的高速以太网适配器平台上的优势。
新OCe14000系列适配器将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供货,而伟大的IT转型…也还将继续。我们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推动这个过程在各个方面进行得更顺利、更快速。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