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lex看2014趋势:如何在“IT大迁移中”求生存

日期: 2014-01-05 作者:吴迪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岁末年初正值思考新一年IT趋势的最佳时机。在融合网络解决方案厂商Emulex眼中,当前的IT产业与动物世界中的情景一样,进入了一个大迁移时期,这代表着一个阶段性和时代性的变革。每一个IT世界中的玩家都需要看清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调整自己的战略,支持业务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Emulex营销及企业发展高级副总裁Shaun Walsh描绘了IT大迁移的特征,探讨当前业界中的趋势会怎样深刻地影响到IT的未来。

“IT大迁移”的五大特征

“IT大迁移”的五大特征

上图列出了Emulex眼中的“IT大迁移”的五大特征,分别为应用延迟、分离式架构、虚拟化设备、软件定义以及资源协同。虽不是陌生的新名词,但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Shaun的解读。应用延迟实际上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现象或者说面临的问题,如人机交互时,机器反应时间超长。在未来的20年,这是IT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分离式架构方面,微软、英特尔和EMC目前是该领域的领导者。同时一些新的公司和行业变革参与者也在不断涌现,如Microserver、Linux以及云环境中的OpenStack等等。虚拟化设备和软件定义似乎是密不可分,Shaun笑谈二者就如同是双胞胎,虚拟化将管理层与数据层分开,颠覆传统的管理方式。软件定义指通过软件管理整个硬件系统。最后一个趋势,资源协同,是指象搭积木一样,按照某一种需求将所有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完成一项任务,之后再分开,再组合。

“IT大迁移”的十四大驱动因素

在未来的二十年内,IT将会向着上述的五大方向发展。而究竟是哪些因素驱动IT的发展方向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终端用户。到2016年,终端用户数量将增长3倍,达到40亿,而其中30%将使用4种以上Web设备,加入互联网的人群和设备都会激增。另外,分离式架构意味着数据中心的所有元素都有自己的地址,即独一无二的位置和身份信息。反之,向通用地址的迁移以及面向对象网络的全新地址模式会更进一步推动分离式架构的发展。在未来,移动将会越来越普遍,手机、平板、笔记本形成了一个移动网络,各种穿戴设备也是移动并通过网络进行互联的。在往广泛了说就是物联网,顾名思义,基于互联网的物物相连。

云计算的竞争已经变得如火如荼了,应用迁移的最大趋势便是到2015年,80%的新应用都将通过云进行交付。大数据的落地实践也在进行中,根据ESG报告,预计今后72%的全球2000强数据商店(Data Shop)将利用大数据帮助企业产生商业价值。不仅应用要迁移到云,服务器也要向云端迁移,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40%的服务器都将部署在云端。

在未来,网络带宽将有很大提升。Crehan Research2013年报告中预测,到2016年,带宽会有五倍的增长,2020年,带宽将增长十倍。带宽的增长将极大影响物联网中的一切相关环节。服务器和网络都发生变化之后,存储也就不得不变,通用地址模式也是与存储联系在一起的。数据块、文件和对象之间的对象也将不像之前那么清晰。另外,在存储领域还有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就是闪存。闪存降低了延迟,可以支持分布式架构,将深度影响很多领域。

最后,还要归结到云。当企业产生新的想法和形成新的解决方案时,通过云可以快速的推向市场,这个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Emulex战略——连接、监控、管理

在IT大迁移的浪潮中,Emulex的三大策略是连接、监控和管理。Emulex认为,未来每一个工具都是有网络连接性的,我们需要控制它减少网络延迟、更好的交付应用。

Emulex战略——连接、监控、管理

虽然现在客户普遍应用的是8G FC产品,但Emulex已经开始推广第五代16G FC产品。Shaun表示,第五产品并不是说在带宽方面有多大提升,而是能够改进延伸性、加速SSD,同时可以加速应用的交付。

在保证低延迟方面,Emulex推出了两款软件产品——ExpressLane和CrossLink,一个基于FC,另一个基于FCoE。ExpressLane可以改变控制延迟的方式,使得SSD可以加速,另外能够改进对网络的连接,即能够改进下一代的应用交付。CrossLink不仅可以减少延迟,还能加强节点之间分离式的元素之间的沟通。

Shaun表示,Emulex未来的方向将提升网络可视化,变革网络连接,合并物理、软件定义和虚拟网络路径,通过自己对网络连接的理解帮助用户打造一个全新的网络,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

Emulex除大力投入研发之外,还与国际以及中国本土服务器厂商曙光、浪潮及华为等都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意向。Emulex根据Forrester等分析机构的预测,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也希望通过本土OEM合作在中国市场上有所斩获。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吴迪
吴迪

2008年入职TechTarget,负责旗下存储网站、网络网站和安全网站的内容建设,长期关注企业级IT技术发展。发表大量原创作品,同时带领编辑团队推出电子杂志《存储经理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