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国云计算飞跃的助推剂

日期: 2013-01-20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十八大结束后,中央高层在经济层面提及最多的词便是“城镇化”。中国未来经济政策的主导者,现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于城镇化”。这一表态的潜台词是:此前数十年的高增长模式已到尽头,难以为继,现在的中国需要改变方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镇化,正是高层选定的新经济增长点。

不管对过程还有如何争议,“城镇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经是图穷匕见、无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必将带来无数商机。那么,对中国云计算企业来说,又有哪些可以抓住的契机呢?

城镇化融合信息化

所谓城镇化,就是放弃以往那种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统筹规划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据报道,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纲要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已经编制完成,它涉及了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有关方面统计,这一庞大的城镇化过程,将给全国带来40万亿的内需,极大地拉动中国经济发展。

在论述城镇化时,李克强始终强调,要将城镇化与其他配套改革联系起来。本次城镇化,不会简单将农民驱赶到城市,而是要在财政金融、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统筹的改革。要保证农民进入城市以后,能享受城市里的各种公共服务和政策红利。

然而,城市的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一万多个城镇的管理成本,更是一个天文数字。钱从哪里来?

方法之一是进行金融、税收、财政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增加投资。

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提高投资效率。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口红利的消失,未来中国最高昂的将是人力成本。为了削减成本,必须用工业化建设农村,用信息化管理农民,用机械化扩张农业。

实际上,在十八大报告里,明确提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甚至放到了“城镇化”之前。近来,社会各阶层已经就信息化的趋势达成共识。各地纷纷引入智慧城市、无线城市、数字乡镇等一系列崭新理念,搞信息化的决心呼之欲出。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曾撰文给智慧城市下定义“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这里的云,包括了交通云、政务云、教育云和医疗云等各个方面。在以往的概念里,城市规模扩大就意味着管理人员的增加。实现信息化后,许多岗位的工作都可以借助云平台来实现,从而节省人力。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使全国各地的资源整合利用率最大化,尽量减少对人力成本的依赖。

未来的城镇,在钢筋水泥丛林下,包含着一层层智能的网。谁能抓住这些网,谁就能成为未来IT产业的领航者。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各地早已经先行铺展。例如村通工程实施至今,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据工信部介绍,截止2010年,全国已有99%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基本具备宽带接入能力。有了庞大的基础设施平台,云技术获得了一个足够广阔的舞台。

有需求,有平台,接下来大戏怎么上演就看云计算企业的了。

智慧城市,商机在城镇

未来的中国,不会再是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的独舞,而是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分层次全方位的集群式发展。城市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其信息联络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多。

这种分布式的信息化系统需求,正好切合了云计算的发展方向。

城镇化过程中,信息化需求也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跟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信息系统呈现出“小、杂、多”的特点。

所谓“小”,即中小城市的人口、面积、规模都比大城市要小,其信息系统所产生的数据量也要少。

所谓“多”,即中小城市的数量多。虽然项目规模可能不大,但数量众多的城市加在一起,也会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

最后一个特点“杂”,即中小城市的环境、文化、规划各不相同,所产生的项目需求也大有偏差。且云计算的需求来自各行各业,任何传统行业都可能面临高数据存储与并发的问题。用户可能根本对IT一无所知,企业需要尽量简化云平台的操作界面、流程,并且强化售后跟踪服务。

时下的中国大地,可谓遍地是云计算的商机,嗅觉灵敏的企业早已开始了布局。

2012年底,IBM投资10亿元,在襄阳建立了云计算中心。如此大手笔,却选定了一座华中地区的二线城市,这彰显了IBM对中国中小城镇的信心。

除了基地建设,IBM在具体项目上也不含糊。城镇化过程中,各地城市的供水系统将面临很大的污染压力。为解决各城市的污水处理问题,IBM与清华大学合作设立了“清水计算”研究项目。双方将在清华大学建立一个研究中心,专门开展有关利用先进的物理水资源过滤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如今,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可以想见,未来IBM将在这一领域赚的盆满钵满。

除了IBM外,国内云计算企业也不甘落后。如北京初志科技研发贵州省教育云系统,就是中国第一个省级的教育资源综合共享平台。该系统把教学资源整合到一个公共平台上,可以轻松实现资源共享。地区内的所有人都能从平台上“拿”走他需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工作者借助该平台,还能使用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等功能,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除了上面所说的民生、教育之外,其他各个领域也都出现了相应的云项目,都在向着一体化、网络化、服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民族云品牌,乘风破浪正当时

中国的IT产业规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据估计,仅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的建设就将带动2万亿元的产业规模。2013年,单单一个云计算的市场规模,就可能达到1174亿元,三年内可望达到2000亿。

如此巨大的蛋糕,自然引起了国内外IT巨头的觊觎。IBM、微软等跨国企业,早已经前脚后脚地在中国设立数据中心,雄心勃勃地想要抢占市场。国外云计算一线厂商EMC也主动与联想联姻,试图借助联想在国内的技术和渠道资源,在市场上占得先机。

相对而言,国外企业起步早、规模大,国内企业似乎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中国市场的特性决定了,国产品牌只要策略得当,也能杀出一条血路。

城镇化带来的云计算商机,大部分集中于城镇的软硬件建设。按照国际惯例,那些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机构,很少采用国外云品牌的产品。尤其是军工、教育和政府内部,天生与国外品牌绝缘。如果民族云企业找准发力点,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初志科技为例,他们在教育、军工和政府等部门完成了多项成功案例,树立了行业内的良好口碑。这为它们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国外企业想把云产品落地到中国,还需要在营销、服务等方面适应中国文化。越往中小城市,这种适应就越困难。国外企业如把在欧美取得成功的营销经验照搬过来,必然会水土不服。相反,国产云企业生根于中国本土,对国内市场有灵敏的嗅觉。在城镇化浪潮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拓展时,国产云企业的将迎来更多契机。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十年后,诸多中小城镇将占据中国经济的重要地位。中国云计算企业是否能抓住城镇化带来的历史机遇,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的云技术版图。从新兴城镇发力,抓住机遇,夯实基础,国产云计算企业终有一天会具备与国外巨头一掰手腕的实力(实际上,现在的民族企业在很多方面已经具备了国际实力)。到时候,国产品牌走出国门,开疆拓土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

  • Nutanix公司CEO:接下来,我们将实现超融合云

    Nutanix公司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上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4%。在上周四,这个超融合先锋表示已经收购云管理初创公 […]

  • 云中数据存储需谨慎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存储、云计算以及各种aaS形式的服务开始刷存在感,为本地基础架构蒙上了一层阴影。云服务既经济又容易使用——如果你知道诀窍的话。需慎重处理云计算问题,你可能会遇到熟悉的本地存储问题。

  • 企业数据保护策略:别忘了磁带与云

    云计算在短期数据存取与保存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同样,在数据的长期归档存放应用领域,它同样颇具价值。

  • 重磅发布31款云服务 华为强势推进企业云计算2.0

    2016年,是中国云计算市场走出泡沫走向多元发展的关键一年,是企业云服务走向下一个十年的2.0阶段。那么云计算2.0时代的关注点是什么?企业云服务作为各家的战略性业务又将如何发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