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存储设备的进步——串行一统天下
随着磁盘和磁带技术的进步,基本存储设备也在发生巨大变化。随着服务器被要求满足不断提高的系统和应用需求,并行技术无法回避的各种问题,如信号终止限制,电缆和连接器的反射,信号扭曲和串音,以及设备寻址能力等问题都成为提高数据传输性能的障碍。串行协议能够解决生产厂家、集成厂商、用户的不少问题,因此就磁盘来说,串行接口将一统天下。
在普通ATA硬盘使用SATA串行接口技术之后,SCSI这个专用服务器硬盘接口协议也开始使用串行技术。串行SCSI的标准称为SAS(Serial Attached SCSI),SAS接口具有多种优势。最明显的优势是它在吞吐量方面比并行SCSI有了显著的改进(大致是后者的4倍)。SAS还使更多的硬盘可以连接在SCSI总线上:并行SCSI可在15个地址上连接设备,但是即使假设每个地址上连接多个逻辑设备(LUN),并行SCSI也不可能达到SAS提供的连接能力—通过扩展器可提供多达128个地址。另外SAS还可以在同一接口中兼容SATA和SCSI硬盘。目前业界普遍看好结合了SAS和SATA硬盘的系统,认为这是对目前FC硬盘的最大威胁,因为在大多数应用中SAS接口的系统就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要求。
磁带是最老的存储设备,原来的备份领域完全是磁带的天下。但是随着各种磁盘存储系统的发展其市场份额却在缓慢减少。对于备份系统来说,磁带备份容量是无限的,而新型磁带的持续传输速率也是比磁盘高的,随着美国对于归档的法律要求,人们发现磁带在归档中是最适合的产品。磁带格式为LTO(Linear Tape-Open,线性磁带开放),其第四代产品Ultrium的容量达到800GB,传输速度能够达到80~160MB/s。
4. ILM(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信息的产生、使用到消亡这样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在早期的存储管理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都被存储在企业的主存储器上,然而要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多,不可能将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主存储器上;另外由于主存储器的价格越来越昂贵,比如SAN中的FC硬盘就相当昂贵,不可能将一些并不经常访问的数据也放在主存储器上。有的数据需要保留相当长时间,因此对存储介质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有的数据需要经常访问,因此数据访问速度要快;而有的数据可能只是一些临时数据,因此需要系统能在它失去功效的时候自动将其删除。于是存储方面的技术专家开始从各种角度探讨什么样的数据采用怎样的存储设备最为合适,而要评估那些看上去毫无意义的数据的类型,则需要关注这些数据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在何时被何人调用、被调用的频繁程度如何、数据在何时不再有价值而需要彻底删除,从而最终实现数据类型的分析,赋予数据重要、不重要或经常访问、不经常访问等属性,全面地为所存数据制订完善的存储策略,并通过工具自动执行这些存储策略。
5. 存储网络的提速
数据存储现在的趋势是网络存储,数据之间的传输通道不再仅仅通过I/O接口,而还要通过交换网络,因此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就成为了提升数据存储速度的途径之一。
而在FC网络这边,目前主流的应用标准为2Gbps,而就在最近很多厂商推出新的4Gbps的产品,据厂家介绍对SAN的网络的提速也是比较明显。不过升级到4Gbps要升级相关设备。
本文只是大概介绍了存储系统的概念和一些最主要的发展,其实存储系统在很多方面都发生着变化,比如大规模非活动磁盘阵列、CAS、CDP等,在本文中不可能一一论述,这些新技术新概念推动着数据存储向着存储容量更大、存储速度更快、更容易使用的方向发展。
相关链接:寻根——数据存储之根本(一) 寻根——数据存储之根本(二) 寻根——数据存储之根本(三) 寻根——数据存储之根本(四) 寻根——数据存储之根本(五) 寻根——数据存储之根本(六) 寻根——数据存储之根本(七)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相关推荐
-
AI存储管理照进现实
编者注:这个AI存储管理专栏是《Storage》杂志和TechTarget撰稿人Jon Toigo在2019年 […]
-
云中数据存储需谨慎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存储、云计算以及各种aaS形式的服务开始刷存在感,为本地基础架构蒙上了一层阴影。云服务既经济又容易使用——如果你知道诀窍的话。需慎重处理云计算问题,你可能会遇到熟悉的本地存储问题。
-
利用多云存储降低云锁定风险
多云存储的战略允许数据在不同公共云之间移动,从而避免被单个云提供商锁定,同时降低成本并提高工作负载运行效率。
-
简单可靠的平面备份技术
在过去,很少有人认为平面数据备份可以成为传统备份方式的靠谱的替代者。而到了现在,随着快照技术的不断增强,趋势正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