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RAM
-
磁盘独大 厂商改变传统存储层级模式(含视频)
2012-11-27 | 作者:Jon Toigo | 翻译:刘前程在我的文章中,我提出了“存储战争”中的“磁盘无处不在”理论,但同时我也注意到磁盘驱动器级别的每GB价格的下降还不能惠及阵列产品的消费者。
-
通过SSD软件提升SSD缓存性能
2012-03-13 | 作者:Phil Goodwin在任何一台服务器中增加SSD闪存多多少少都可以提升其整体性能。当某台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各类数据都保存在RAM或闪存中时,处理器可以以峰值效能进行运算。
-
用固态硬盘(SSD)创建零级存储
2010-10-24固态硬盘成本降低,数据中心可以更加容易地采用SSD技术。尽管SSD成本降低,吸引力增强,但公司还是会首先考虑性能问题,然后才决定是否选择SSD技术。
-
畅想存储器产业的未来
2010-07-28不要再考虑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了,新兴存储器公司,也许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投资者,应该专注于如何最好地使用他们的创新技术。
-
如何用固态硬盘(SSD)创建零级存储
2009-01-04 | 作者:china-ssd目前,又出现了一种新型存储层:Tier 0。Tier 0是一种固态存储器存储,在Tier 1的基础上提高性能。过去,Tier 0的存储形式为RAM磁盘……
-
TMS发布基于RAM的高性能固态硬盘
2008-07-24 | 作者:Judy MottlTexas Memory Systems公司将首次发布一款基于RAM的固态盘,虽然这款产品的价格较高,但是其性能高、速度快、存储容量大。
-
TMS固态盘新技术降低数据读取延迟
2008-06-22 | 作者:Judy Mottl最近一项可以在停电状况下消除数据读取延迟的新技术大大加强了固态盘技术的性能。让企业用户可以在设备启动之后从基于RAM的固态盘即时读取数据信息……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12月刊:2018年存储热点技术展望
《存储经理人》2017年12月刊对2018年存储热点技术进行展望:预测性的存储分析、防范勒索软件、融合二级存储、多重云计算、NVMe-oF等技术或将在未来一年对存储领域的专业人士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如何为这些新技术,如NVMe-oF和SCM做好准备;另外,关于数据备份技术,无备份备份又叫平面备份,其能实现更快速的数据恢复,从而使您能够满足更严格的RTO。
-
存储经理人2017年11月刊:如何选择正确的DRaaS供应商
《存储经理人》2017年11月刊重点介绍如何选择正确的DRaaS提供商:DRaaS供应商应当具备四项关键技能,以能够全方位应对所有潜在灾害。本期杂志还介绍了下一代线性磁带开放标准LTO-8,云中数据存储的注意事项以及驱动企业采用云存储的主要因素,同时阐述了冷存储需求不断高涨以及二级存储的现代化转型等现状,提醒大家在文件同步和共享时应确保数据安全,以及如何为未来的闪存做好准备。
-
存储经理人2017年10月刊:Dell EMC合并一周年回顾
《存储经理人》2017年10月刊中,在Dell收购EMC交易结束12个多月后,我们的专家对此次有史来最大的存储技术合并进行了评估。本期杂志还介绍了多云存储的战略是如何避免被单个云提供商锁定的。对于企业存储市场,磁带的应用仍会巍然不倒;开源存储软件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和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来改变企业存储行业的面貌;二级存储市场也发生着巨大变化。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技术手册 >更多
-
企业闪存应用与采购
固态存储技术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这种技术提供用户在不同环境中不同的固态存储部署方式。固态存储所展现出的高性能对于用户应用来说无疑是充满吸引力的,然而你还需要对其部署在何处、所需要的具体容量及使用模式作出具体评估和判断。
-
固态存储技术选型
企业部署固态存储一般用于解决特定应用性能问题。但随着闪存价格的不断走低,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今天,大多数企业数据中心都部署有固态存储。固态存储能够以传统磁盘方式部署于存储阵列,可作为全闪存阵列,单独的缓存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端的PCIe卡等等。
-
给闪存新手的部署指南
近些年来,闪存存储的可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提供了多种部署选择。当然,对最终用户来说有选择是好事情,但是部署闪存的无数种方式却带来了困扰。
-
融合基础架构专刊
在这本专刊中我们将为您介绍融合基础架构方案的优势、融合架构如何处理存储服务和数据传播、专家对融合架构的看法,并为读者分析了几个已经推向市场的融合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