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存储全面来袭 三星存储发布840&840PRO

日期: 2012-10-23 作者:吴迪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固态存储是2012年存储产业的重要趋势之一,无论是硬盘厂商还是阵列厂商都开始推出新的固态存储相关解决方案。自2006年至今在SSD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三星存储在今年9月发布了新一代的固态存储产品840系列,该系列包含了面向大众的840和面向企业级的840PRO SSD。近日,在798艺术区举办的一场发布会上,我们终于有机会近距离品鉴这两款产品。

从规格上看,三星840系列与前一代三星830系列一样,都是2.5英寸盘,厚度为7毫米。总容量方面,三星840 Pro系列拥有64GB、128GB、256GB、512GB四个容量级别,而840系列则拥有120GB、250GB、500GB三个容量级别。

三星840PRO固态硬盘开盖展示

三星840PRO固态硬盘开盖展示细节

    基础部件方面,三星840和840PRO系列均采用了Toggle-Mode 2.0 NAND闪存,该NAND 闪存芯片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每秒400M,是传统芯片速度的3倍。区别是840 Pro系列采用的是MLC NAND,2bpc;840系列则采用了TLC NAND,3bpc,擦写循环会比前者少一半,耐久性稍差一些。另外,三星840和840PRO系列的闪存芯片均采用了21nm的新工艺,随机读写性能都会比之前830系列会进一步提升,并能优化整体能耗。固件方面,840 Pro针对繁重工作负载做了优化调整,可以适应更大规模的随机读写,840则更适合日常普通负载的读写操作。

在主控制器方面,三星840和840PRO系列均采用创新的3 核ARM Cortex-R4 MDX主控,工作频率300MHz,整合256-bit硬件加密引擎,搭配512MB LPDDR2-1066缓存,与上一代MCX控制器相比,任务处理效率和数据吞吐能力均有提升。为适应企业级需要,三星840PRO系列固态硬盘产品还提供了100000 IOPS随机读取和90000IOPS随机写入能力,而其540MB/s和520MB/s的连续读取/写入指标,堪称SATA 6GB/S接口标准下的至尊速率。

面对用户在更换SSD产品所遇到的系统迁移问题,三星Magician软件可以帮助用户进行SSD管理。同时,Magician还能对三星840固态产品的使用性能进行优化,时刻维持SSD的最佳使用状态。其TRIM功能还能够确保用户能获得流畅的Windows8使用体验。

在安全方面,三星840系列SSD具备256位AES硬件加密技术,可确保数据安全。此外,三星840拥有3年保修期,840 PRO提供长达5年保修期。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CE&IT本部总裁全龙声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CE&IT本部总裁全龙声常务在会上表示:“三星840系列固态硬盘产品,是今年三星在存储产品的发力之作。不仅可以让普通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还能满足DIY发烧友所追求的极致性能。”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吴迪
吴迪

2008年入职TechTarget,负责旗下存储网站、网络网站和安全网站的内容建设,长期关注企业级IT技术发展。发表大量原创作品,同时带领编辑团队推出电子杂志《存储经理人》。

相关推荐

  • 销毁SSD和保护数据的关键步骤

    SSD技术正在迅速发展。随着价格下降,速度和容量继续增长,SSD在存储市场获得更强的立足点。尽管它们有着较长的 […]

  • 评估读取密集型与写入密集型应用场景中的SSD用例

    IT购买者必须在读取密集型、混合使用型和写入密集型SSD之间进行选择时做出正确判断。 当首次投放市场时,第一批 […]

  • Optane:开启英特尔最新技术的窗口

    现在Optane产品已经出现在市面上了,能为存储和处理提供最快的存储器的特性看上去很不错,但是Optane真的像英特尔在市场宣传上说的那样吗?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