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存储设备构建数据容灾备份系统方法(下)

日期: 2009-11-05 来源:TechTarget中国

  4、磁带机

  磁带机(Tape Drive)一般指单驱动器产品,通常由磁带驱动器和磁带构成,它是一种经济(06年后中端的产品的推出)、可靠、容量大、不错的读写速度的专用数据备份设备。这种产品采用数据备份技术。

  随着近几年众多相关厂商如SONY等推出一系列的产品,部份品牌中低端产品售价万元以下的磁带机的出现,改变了其仅作为金融、税务等财大气粗行业心中的”宠儿”角色,磁带单位存储价格低、良好的异构平台的兼容性、对病毒的免疫能力这两点主要优势引起了部分企业的关注。遗憾的是在中低端的磁带机中由于存在以下的缺点让企业有所顾忌:首先是物理特性方面,磁带会发霉,因此需要防潮;容易脱磁,所以不能接近磁性物品;放久了还有可能黏带,存取数据时还可能卡带,也可能因为外力造成磁带断裂;更重要的是,其速度相对于硬盘慢了许多,最后数据恢复的不稳定、复杂等方面难点也让部分企业”望而却步”。

  当前市场上的磁带机,按其记录方式来分,可归纳为二大类:一类是数据流磁带机,另一类是螺旋扫描磁带机。

  (1)、数据流技术起源于模拟音频记录技术,类似于录音机磁带的原理。它是通过单个或多个静态的磁头与高速运动的磁带接触来记录数据。这种技术的缺点在于对磁带的张力要求很高,耐用性较差。数据流磁带机按磁带的宽度分为QIC(Quarter-Inch-Cartridge,即1/4英寸)和1 /2英寸两种。1/2英寸磁带机是多磁头读写,其数据传输率较高,容量较大。1/4英寸磁带机是单磁头读写,每记录一轨后,都要通过跳轨来做反向记录,记录和检索速度都比较慢。DLT磁带机采用的就是数据流读写技术。

  (2)螺旋扫描技术,这种技术起源于模拟视频记录技术,类似于录像机磁带原理。它和数据流技术正相反,磁带是绕在磁鼓上,磁带非常缓慢地移动,磁鼓则高速转动,在磁鼓两侧的磁头也高速扫描磁带进行记录。当它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移动磁带的命令,就会放松磁带并停止转动磁鼓,以防止不必要的介质磨损和避免介质长期处于张力状态。所以,这种技术相对于数据流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速度较快、容量大的特点。DAT磁带机采用的就是螺旋扫描读写技术。

  综合分析完磁带机的优缺点及相应的记录方式后,考虑到其良好的性价比、不错的异构平台兼容性,具备良好的存储设备安置环境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选择其作为构建数据备份、容灾的存储设备,当然对其缺点也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建议结合其他存储设备一起使用,做到万无一失。

  5、NAS(网络附加存储)

  提到NAS,也许部分读者不知其为何物,在对它进行分析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NAS英文全称为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可译为网络附加存储,是一种专用网络数据存储备份设备。它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网络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提高IT投资的有效性。)NAS(网络附加存储)的构成将硬盘连起组成阵列,就是一个小型磁盘阵列柜,NAS本身内含CPU、内存、主板(与普通PC、服务器不同,中高端的NAS采用工业级标准的部件作为其硬件构成,自带操作系统,与通用操作系统不同NAS采用的是嵌入式以 LINNUX为内核的精简化(整个操作系统已去除多余媒体指令,整个系统仅仅数M的存储占用量)操作系统,工业级的部件结合精简化的操作系统使其具备独力工作的能力,作为专用的数据存储/备份设备,部分品牌NAS如IBM、HP、自由遁等品牌的部分产品已整合高度智能化、全自动的专业数据备份软件,几无地域限制结合优异的网络连接功能使它能够在本地、异地、远程的数据备份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无地域限制限制布署容易,简易的操作大大提升了NAS易用性(IE式的管理与访问、操作界面让不需要太多的专业IT知识的操作人员也可轻松驾驭)。作为专门为数据存储、备份而生的存储设备,部分品牌NAS采取磁轨式数据备份技术,同时在数据备份方式方面除了完全数据备份以外,部分品牌(如IBM、EMC、自由遁等)的部分产品自带的备份软件中含有增量、差异数据备份方式。

  作为2000年以前就进入国内的NAS,在04年以前,数年时间内,NAS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差强人意,更多的人将这种结果归结为:过低的综合文件处理能力(相对于文件服务器而言)、不菲的售价,这两点缺点在那段时间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因此造就了NAS在国内”惨不忍睹”的市场状况,造成这种事实的真正原因又如何呢?熟悉国内IT发展状况的读者应该都知道,04年以前,国内网络的发展状况整体而言较差,过低的网速、稳定性不够的网络连结,网络状况直接影响了国内用户特别是企业用户对互联网的利用率,同时企业用户的数据量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大,在网络利用率不高、各类IT用户数据量不大的前提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用户对保护数据安全的意识严重不足,个人认为除去NAS产品固有的不足以外,网络状况、数据量及数据安全意识不足才是造成网络附加存储(NAS)在国内市场”无人捧场”的核心原因。

  04年后,在政府投入巨资改善国内网络基础设施后,信息化建设在国内各行各业”如火如荼”的开展,04-06年期间,政府的巨资投入与各行业的良好配合,国内网络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网速、网络的稳定性与04年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作为网民的笔者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国内网络状况的巨大改观将我们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工程的建设让企业用户受益良多,当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及效益,企业拥有的数据量也极速膨胀,这也带动了存储设备在近几年的销售量几何式的增长,伴随着企业不断将业务的发展寄托在网络基础上的同时,日益猖獗的病毒、黑客不断侵扰着我们,这些引起了国内大部企业及个人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确保企业数据安全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构建企业内部数据容灾、备份系统成为各企业的重要工作。

  国内网络的巨大变化,各企业对数据安全产品的强劲需求令各存储厂商”垂涎欲滴”,作为以网络为依托的专业存储备份设备的NAS(网络附加存储)厂商,在沉寂数年后似乎又看到了国内存储市场的”沃野绿洲”纷纷加大在国内市场的投入力度及改善产品不足,大有”欲火重生”之势,05、06年的大力宣传重新激起了人们对它们关注的热情,到底是什么吸引着人们对它们的关注呢?笔者通过数月时间对各品牌如IBM、EMC、HP、自由遁等网络附加存储产品的了解发现它们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具有以下的特点:

  (1)工业级标准的部件及制作工艺,让它们与其他存储设备区别开,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在使用当中的稳定性、可靠性用安全性等方面;

  (2)作为以数据存储、备份为专业的存储设备,采取精准的磁轨备份技术结合增量化、差异化体现了它们数据备份的有效性,数据还原的可靠性,部分网络附加存储(NAS)产品内嵌的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专业数据备份软件高效的减少了数据备份对人的依赖;

  (3)精简化的操作平台、IE式的访问、操作模式在有效防范病毒、黑客的同时,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易用性;

  (4)账号式的管理模式简化了企业或个人对数据管理工作,企业通过账号式的管理可以根据企业内部不同角色的人员设置不同的数据存储、备份区域及操作权限,有效防患内部数据的混乱、泄密等状况的发生;

  (5)磁盘阵列柜的特性在这些设备中得到了传承,通过组RAID的形式结合热插拔更换磁盘的特性,同时能够自动恢复设备内部数据使它的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6)没有地域限制、支持远程实时访问、备份、操作等特性,让它的部署更加容易,同时这些特性在构建数据容灾系统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7)良好的异构平台兼容性,对各种操作平台如:windows、linnux、unix、mac等各平台间良好的兼容性,让它们可以轻松实现对各种基于上述操作平台的设备提供一机同时为多种平台进行数据备份的功能,在确保各项IT设备投入的有效性的同时避免了企业对IT设备重复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出现。

  通过对网络附加存储(NAS)特点的分析,了解过这种设备的读者应该知道,相对于其它存储设备如文件服务器而言,网络附加存储除了在数据备份、存储、部件及工艺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外,在综合的多任务处理方面与文件服务器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两者采用的处理器不一样,网络附加存储主要采用的是低功耗(主要考虑到节能及稳定)、嵌入式、精简化的CPU 作为处理器,而文件服务器由于工作任务所制,所以一般会采取功能强大的X86 CPU作为中央处理器,两种不同制式的CPU在功能、效率方面无法相比;相对于专业的磁盘阵列柜而言,数T的存储容量与数十T的专业磁盘阵列柜相比,存储容量的不足使网络附加存储设备在部分大中型企业中担当中央存储系统的重任。

  综合分析完网络附加存储(NAS)的相关要素后,相信各位读者对其有一定的认识,作为专业的数据存储、备份设备,在中小企业的数据容灾系统当中结合其它设备它可以很好的充当数据存储、备份、容灾等方面的重任,对于数据量较大的中大型企业数T的存储容量也足以为重要部门如财务、人事等部门提供专业的数据备份服务。

  通过以上对当前各种主流的存储/备份设备的分析介绍,不难发现,这几种存储设备各自存在鲜明的特点,如果将它们独立的作为存储/备份设备来看它们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构建数据备份、容灾的相关系统中,如果单独的使用它们,总会存在一些顾虑,能否通过其他方式让它们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的同时又能弥补它们的弱点,从而构建更安全、高效、稳定的数据容灾系统。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