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CoE前景看博科收购Foundary的必然性

日期: 2008-07-23 作者:荣钰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当你构建一个一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你会想到什么?技术哪个更优吗?如果是这样,你不是一个称职的CIO。成本效率,应该是核心关键的问题。在谈论博科收购网捷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得先扯远些。


  成本和效率促进数据中心网络融合


  在现在的存储网络方案里,我觉得FCoE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是尽可能紧密的融合。原因是成本和效率。


  据说在服务器上少插一块网卡,可以节省能源消耗的10%左右,那么我想从CIO的角度上看,能多节省一些电力,在没有很大的性能损失,不对关键业务有太大的影响的时候,控制好成本本来是CIO该做的事情。更何况性能能有多大损失呢?关键业务会有多大影响呢?厂商的人爱那么说,其实他们也只有一些实验室的极端测试数据,和现实相比,我想还是会有很多差距。


  再有一个例子是跳线和配置。一万台服务器,算笔帐,那需要至少10000个网络接口,有可能还需要更多,有些关键服务器可能需要多个网络链接路径。如果所有的服务器都做网络存储的话(我们都知道存储未来的重要性),而且都是SAN的话,有可能需要至少10000个SAN的节点。做以太交换和FC交换的厂商,特别是后者当然会非常非常高兴,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订单,光服务器区域里就至少要做10000个接入端口,接入上面有汇聚,汇聚上面有核心,这又是不少端口和箱子,同样到另一侧的存储网络中,又同样涉及到接入和汇聚。


  但是这是CIO和他们团队真的想要的吗?


  想想吧,当FC大行其道的时候,节点多了至少一倍,至少打开机柜和配线架你会看到节点多了一倍!其次网络设备多维护一倍!好玩吗?做方案的时候你热血沸腾,给领导汇报的时候热血沸腾,但是运营维护是常年累月,天天需要面对的问题……大概就不会热血沸腾,而是头疼了吧?


  网络在物理和逻辑拓扑上都是重叠的,为什么不能融合?或者尽可能多的融合?


  谈到此次收购,我觉得顺理成章。博科和思科两家公司都看到了FCoE的前景,融合的前景,先后发布了融合的数据中心产品。但是,之前思科的商业目的更明确,就是将传统的FC挤压在很小的市场空间,靠自己的FCoE占据最大的存储市场份额。


  对于国内外很多高端客户来说,FC和SAN是构建存储首选,这在某种程度来自于大型机或小型机和关键业务应用的惯性。但是存储虚拟化是未来必然的趋势,对网络存储的需求将会延伸到每台服务器,乃至每个计算终端,现在的IP监控就是最好的例子。假如FC还是方向,从端口数的市场空间看,前景大得惊人。


  如上文分析在小规模应用存储的时候重叠建网大家都可以接受,但是在大规模应用,特别是拓展到每个计算终端的时候重叠的方式必然让精明的CIO们难以接受。况且现在的FC技术在可扩展性上能否支持未来的需求,还很难说,作者与H3C副总裁王巍访谈时,他也提出了类似观点。


  FCoE导致的市场变革


  FCoE给了思科一个机会,假如未来存储网络还是使用FC,而不是iSCSI,那么就让市场上增速最猛列的服务器或者其他终端设备上的存储接口去使用FCoE,在服务器场或者更广泛的终端接入网络中去使用FCoE而不是传统的FC接口。而在纯存储的区域里比如那些存储设备互联的领域里,那就还用FC吧,就那么点市场,改变格局的成本效率都不会好。对于思科来说,在FC交换领域,花了很大的力量,但是还是没有博科这样老牌的厂商占据的分额大。思科推出Nexus,就是试图占大限小。


  博科虽然比思科更早推出支持FCoE的大箱子,但是未来存储增量最大的市场可能更倾向于以太网,或者说核心还是高速以太网交换机,而接入则是以太网和FCoE端口混合的交换机。一个不谙熟以太网和IP网的公司会有多大作为呢?如果仅靠博科自己的力量,也许会让思科的战略得逞。况且,博科应对的可能不是思科,还有Juniper、3Com、Force10网络等公司。虽然很多以太网(IP)交换厂商不能像思科那样,马上做出同时支持FC和IP/以太网功能的产品,但是他们也绝不会把传统的以太网交换市场就那么拱手相让给给博科。


  博科这步棋在情理之中,挑选的Foundry也比较合适,这家公司在数据中心交换领域素来是做得和说得差不多一样优秀,延迟低的好口碑一直有,Foundry在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技术也备受称赞。只不过价格可能有些高了。


  博科收购Foundry还是能让网络通信厂商长出一口气的,如果合并双方明智的话会完全专注于数据中心,假如双方头脑发热还想进入园区网和电信市场,那倒是该Juniper、阿朗哥、华为、H3C们先开香槟庆祝一下的,出晕招找死,大家自然高兴。


  结尾的时候,我想说FC一定是趋势吗?或者说思科和博科都真的高明吗?我觉得只能说在美国那个产业结构里,两家公司只能如此动动心眼了。


  在此前准备和H3C副总王巍专访的时候,我在思考中国的企业一定要复制国外的做法吗?H3C和华为都进军了存储领域,H3C还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对于很多从通信企业走出的研发人员,他们在计算机技术、产品设计、软件设计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能力,加上开放的标准、Linux等开源技术的发展,某些貌似很高深的技术,其实已经失去了真正的门槛。号称要搞全球化2.0的思科,假如敢于尝试在中国像H3C那样不是提供存储网络交换解决方案,而是提供完整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倒是真的值得称赞!


  H3C和华为的成功,其实也代表了用户的一种声音,需要一个供应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今天来个IBM的代理,明天来个思科的代理。分包、利益均衡,是经济高速发展,企业、政府运营高度科学职业化中国未来的方向吗,也许未来只是个例而已吧。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荣钰
荣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