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容灾技术及容灾方案介绍

日期: 2007-12-13 作者:佚名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近几年来,容灾已经成为信息数据中心建设的热门课题,很多容灾技术也快速发展起来,用户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但由于容灾方案的技术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用户很难搞清其中的优劣,以确定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状况的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方案的分类

  目前有很多种容灾技术,分类也比较复杂。但总体上可以区分为离线式容灾(冷容灾)和在线容灾(热容灾)两种类型。

  所谓的离线式容灾主要依靠备份技术来实现。其重要步骤是将数据通过备份系统备份到磁带上面,而后将磁带运送到异地保存管理。这种方式主要由备份软件来实现备份和磁带的管理,除了磁带的运送和存放外,其他步骤可实现自动化管理。整个方案的部署和管理比较简单,相应的投资也较少。但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采用磁带存放数据,所以数据恢复较慢,而且备份窗口内的数据都会丢失,实时性比较差。对于资金受限、对数据恢复的RTO和RPO要求较低的用户可以选择这种方式。

  在线式容灾要求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同时工作,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有传输链路连接。数据自生产中心实时复制传送到灾备中心。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应用层进行集群管理,当生产中心遭受灾难、出现故障时,可由灾备中心自动接管并继续提供服务。应用层的管理一般由专门的软件来实现,可以代替管理员实现自动管理。由上面分析可见,实现在线容灾的关键是数据的复制。数据的复制有多种实现方式,各有利弊,后面我们将深入讨论。

  由于在线容灾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复制,因此,数据恢复的RTO和RPO都可以满足用户的高要求。因此,数据重要性很高的用户都应选择这种方式,比如金融行业的用户。但要实现这种方式的容灾必须有很高的投入,一般中小型企业用户很难负担。在方案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很多用户在初期规划时都过于追求完美,对RTO和RPO要求过高,并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导致最后的预算无法负担。所以,选择容灾方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不一定要求无数据丢失,只要能确保在业务的可承受范围内就可以了。

  数据复制的实现方式

  数据复制的技术有很多,从实现复制功能的设备分布可大体分为三层,分别为服务器层、存储交换机层和存储层(见附图)。

  

  1.服务器层的数据复制

  在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的服务器上安装专用的数据复制软件,以实现远程复制功能。两中心间必须有网络连接作为数据通道。可以在服务器层增加应用远程切换功能软件,从而构成完整的应用级容灾方案。这种数据复制方式相对投入较少,主要是软件的采购成本;兼容性较好,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较适合硬件组成复杂的用户。但这种方式要在服务器上运行软件,不可避免地对服务器性能产生影响,选择时请注意。

  2.交换机层的数据复制

  存储交换机技术的发展使交换机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很多原来由服务器和存储实现的功能现在也可在交换机层实现,比如存储虚拟化。同样,现在有些厂家的交换机产品已经可以实现复制功能。在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都要部署这种交换机,并在交换机之间通过专用链路连接起来。由于交换机可以管理和复制的数据是存放在存储层内的,因此,用户需要将生产数据都存储在交换机所连接的存储设备中,这样就可以实现交换机对数据的管理和复制。目前使用这种技术的产品还不是很多,成熟性还有待提高,具有这种功能的交换机价格也相对较高,所以采用这种方案的用户比较少。

  3.存储层的数据复制

  现在的存储设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特别是中高端产品,一般都具有先进的数据管理功能。远程数据复制功能几乎是现有中高端产品的必备功能。要实现数据的复制需要在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都部署一套这样的存储系统,数据复制功能由存储系统实现。如果距离比较近(几十公里之内),之间的链路可由两中心的存储交换机通过光纤直接连接;如果距离在200公里内,可通过增加DWDM等设备直接进行光纤连接;超过200公里,则可增加存储路由器进行协议转换途径WAN或Internet实现连接。因此,从理论上可实现无限制连接。在存储层实现数据复制功能是很成熟的技术,而且对应用服务器的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在应用层增加远程集群软件后就可以实现自动灾难切换的整体容灾解决方案。目前,这种容灾方案稳定性高、对服务器性能基本无影响,是容灾方案的主流选择。

  目前,容灾系统建设的成本投入还是比较可观的,用户在选择容灾方案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应用环境和预算等实际情况做出决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佚名
佚名

相关推荐